什么是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服務,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以及合理計劃排程。同時,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統等新興技術于一體,構建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適的人性化工廠。
智能工廠已經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斷、規劃;通過整體可視技術進行推理預測,利用仿真及多媒體技術,將實境擴增展示設計與制造過程。系統中各組成部分可自行組成最佳系統結構,具備協調、重組及擴充特性。已系統具備了自我學習、自行維護能力。因此,智能工廠實現了人與機器的相互協調合作,其本質是人機交互。
智能工廠是一種高能效的工廠,它基于高科技的、適應性強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生產線。智能工廠的目標是整合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同時也能夠制造和組裝定制產品。
而且,未來的智能工廠將很可能在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決策能力。工業4.0更多的是依靠機器進行工作并解釋數據,而不是依靠人類的智慧。當然,人的因素仍然制造工藝是核心,但人更多地是起到控制、編程和維護的作用,而不是在車間進行作業。
位于德國安貝格(Amberg)的西門子電子工廠(Siemens Electronic Works)是新一代智能工廠的一個很好例子。這個高科技電子工廠面積為10.8萬平方英尺,其內部是一組智能機器,它們能夠協調從生產線到產品配送等一切要素。
西門子電子工廠擁有超過16億個機器組件,其產品種類多達950種。這意味著該工廠的生產系統所處理的數據真正是海量的。盡管如此,Gartner在2010年進行的一項產業研究發現,西門子電子工廠的可靠率超過99%,每百萬件產品中只有15件缺陷產品。
在工業4.0時代,機器設備具有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它們提供的信息、統計數據和動態分析能夠使生產變得更精益、更節能。
如果你在食品制造行業工作,你可能知道現在的許多生產線的能效低于60%,這意味著它們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節約水電對現代工廠管理來說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智能工廠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環保目標。
推薦閱讀:中國的智能工廠正在迅速建立當中